搜索
查看: 42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上采药三载 只为治疗父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6 22:4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    对于泰顺县大安乡洪岭头村一位15岁的中学生来说,比起他的同龄人似乎更为懂事。小小年纪的他从三年前就开始利用节假日为重病在床的父亲采摘草药。每次都独自一人深入大山,在采到需要的草药后才回家,其艰难程度自不待言。瘦弱的肩膀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他叫徐建威,今年正在该县大安中学上二年纪。他的父亲是个打石匠,家里祖祖辈辈守着几份农田,日子过得还算太平。可上世纪的90年代中期开始,情况出现了变化。父亲在泉州的某打石场打工时,因缺少保护性措施,使自己患上了矽肺病。就这样,家里的顶梁柱出现了问题。于是,家里人四处筹措钱为其治病。因缺钱家里卖掉了刚养不久的两头猪;卖掉了刚收割的稻谷;借遍了能借到钱的亲戚好友。后来,面对高额的医疗费,他的父亲只好听天由命了,到医院配了些辅助性的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几年前,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妈妈带着大姐外出打工。这样,家庭重担就落在了年长他一岁的二姐身上。直到去年,姐姐考到县里的技校读书后,家庭的重担才交给了他。
    现在,徐建威每天要早早地起床,为父亲烧水做饭。在伺候好父亲后还要步行半小时的路程到校上课。上好课后又要赶回家为父亲做饭。晚上还要为父亲洗一大堆的衣服。有时,父亲需要打针时,他还要充当起临时的“医生”为父亲打针。父亲自己顺便也买了些治疗该病的书籍看着,只要一到节假日,建威就会带着父亲给的书籍里所讲的内容去深山采摘草药。(图为:近日,徐建威采着了一朵野生的灵芝,    该灵芝呈半圆形,灰褐色,表面布满了孢子粉,半径约为14厘米,重约250多克。据业内人士介绍,该灵芝在山上已生长了好几十年,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50多克。据业内人士介绍,该灵芝在山上已生长了好几十年,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DI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5-1-13 20:45: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那么多钱捐海啸,也该帮帮自己人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3 23:27:13 | 只看该作者
<DIV>是啊,印尼若你对中国人(华人)范下的罪行还没有追究呢。不过灾难归灾难,表点心意不用太在意就是了</DIV>
4#
发表于 2005-1-31 13:28:46 | 只看该作者
<>
按:本网今年1月6日曾登载过泰顺县大安乡洪岭头村小男孩徐建威为给父亲治病上山采药9年的报道,之后引起《温州晚报》等新闻媒体的关注,现将《温州晚报》的几次报道转载如下。</P><>
主  题 为了治好父亲的病,穿密林、识百草…… 15岁男孩上山采药9年  
作  者  
日  期 2005-01-13
正  文   今天的新闻主人公是泰顺县大安乡一个采草药的山里娃———徐建威,为了帮助患矽肺病的父亲治病,他6岁就随父亲和姐姐上山采药。尽管他和姐姐都非常的努力,但父亲的病还是一天比一天重,连医生也都说没得治了。但徐建威没有放弃,9年来他一直在大山里寻找一种能够治好父亲疾病的草药,无论气候多么的恶劣,山路多么的崎岖,都没有阻止他寻药救父的步伐。正是他对父亲的这种爱,使得父亲的生命一直延续到现在。</P><>为父上山采药</P><P>元月1日,和大多数躺在被窝里睡懒觉的孩子不同,徐建威早早就做好饭,喂完鸭,还给父亲打了一针,之后就放心地提着篮子,拿起锄头和镰刀上山。这一天天气格外寒冷,徐建威没有放弃这上山采药的日子,他沿着山路向四角尖山峰前行,山路上有许多冻土,他多次滑倒在地上,冻僵的双手被杂草划开一道道血口。大约走了2个小时,篮子里已经有许多金钱草、鬼豆参、玉如意等草药,徐建威心想父亲交代的几种草药他还没找到,于是便向一片茂密的树林走去,树林里到处是野兽留下的粪便,徐建威心里感到害怕,如果这时候遇到野猪,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这时,他眼里出现一株碗口大的“蘑菇”,灰绿色,呈半圆形,酷似“灵芝”,接着他又在发现“灵芝”的大树底下看到许多个头小的“灵芝”。徐建威高兴极了,他把这些“灵芝”都采回了家。
  
1月10日中午,记者在大安乡中心校门口见到这个采草药的山娃子,他两边的脸颊被冻得红肿,浮肿的双手上有几道未愈的伤口,这些伤口都是他上山采药时被杂草割伤的。中午他还要赶回家给父亲做饭,从学校到他家有一段2公里长的坡路,平时他是骑自行车回家,这次自行车坏了,他要跑回家给父亲做饭,时间非常紧,他显得很着急,于是记者拉他上车,送他回家。</P><P>失去幸福童年</P><P>徐建威的家位于大安乡洪岭头村,因父亲徐德铨久病不愈,早已经是家徒四壁,债台高筑。躺在床上的徐德铨,身体非常虚弱,他告诉记者,他根本下不了床,吃喝拉撒全靠儿子一个人打理,每天建威除了洗衣做饭,给他熬药打针,还要到学校读书,要不是儿子细心的照顾,他恐怕早就活不到今天了。为此徐德铨感到非常愧疚,生怕这病拖累了孩子,他常有轻生的念头,但儿子总是鼓励他说:“爸爸,我一定能找到治好你的病的药。”他听了特别的欣慰。</P><P>徐德铨是一个手艺精细的石匠,本应该给儿子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但因在打石工作中长期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患上了矽肺病。虽然他患的是职业病,却因为他在福建省跟随多个工程队,结果没有一个工程队肯对他的病负责。为了治病徐德铨花去家中所有积蓄,卖掉了两头猪和全部的粮食,还欠下一屁股的债。三年前,妻子也带着大女儿离开了家,至今没有回来。家庭的重担就落到了徐卷燕、徐建威姐弟俩身上,去年徐卷燕考入泰顺县职业技术学校,于是照顾父亲和打理家务的重任就落到了徐建威一个人身上。
  
勒紧裤带生活</P><P>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天早上5时,徐建威会准时起床,他先帮躺在床上的父亲小解,然后下楼做饭,接着又给父亲打针。之后,他给父亲喂饭,父亲吃饱后,他还要去喂鸭,等早上的事情全忙完,才轮到他自己吃饭。吃完饭约6时30分,他得赶紧踏上自行车匆匆向学校骑去。有时候父亲咳嗽得厉害,他就要在家里多呆一会儿,因此经常上课迟到,成绩也落下了许多。</P><P>为了给父亲治病,他翻烂从亲戚家借来的《赤脚医生手册》、《百病良方》、《临床常见症状处理手册》、《上海常用中草药》等书籍,走遍了洪岭头村方圆十里的密林、溪谷和山沟,并能识别、采摘和使用上百种草药,希望能够找到救治父亲的药。每个月他还要把采来的野菜和草药送到镇里一家药店,每月最多能换来100多元钱。他把这些钱拿去买了点肉,回去做父亲最喜爱吃的咸腊肉,将多余的钱添置家用,除了父亲的医药费,一家三人每周花费不超过10元,而他和二姐全年的学费仅靠大姐每月汇来的300元钱。</P><P>这个瘦小的山娃子令我们的司机小章很感动,离开的时候,小章见他中午没有吃饱,就给他叫了一碗当地热喷喷的素面,面里还加了鸡蛋和几只虾干。徐建威埋着头吃得很香,哗哗哗———三两下就把面吃完。此情此景,记者的心被深深的刺痛,吃一碗素面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事情,而自他从妈妈走后,小建威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到这么香的面了。现在他做梦也想妈妈能够带着姐姐回家过年,希望吃上妈妈煮的面。(徐海龙 林小勇)</P><P>

主  题 《为救父亲15岁男孩上山采药9年》续闻 城里阿姨冒雪看望小建威  
作  者  
日  期 2005-01-17
正  文 上周四本报刊登《为救父亲15岁男孩上山采药9年》一文后,小建威的孝心感动了许多人,一时间他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包围了。和许多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好心人一样,市区某公司业务部经理黄女士就是被小建威的孝心感动,决定要带12岁的女儿去泰顺看望他及其家人。</P><P>上周五晚上,她特地到超市,购买了文具、蛋糕等一大堆礼物。前天一大早,黄女士将这些礼物把轿车后备箱装得满满的,然后带着女儿和兄弟朋友四人,开车前往泰顺大安乡看望小建威一家。一路上,黄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女儿在家里饭来还不张口,总是挑三拣四,这次她带女儿过来,就是想让女儿向小建威学习,并希望自己能给建威一些帮助。此外,她还在泰顺县包?乡结对了两个女孩,这次顺便去看看她们,给她们送去一些衣物。</P><P>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他们来到徐建威的家,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客人,小建威显得措手不及,他赶紧拿起撅头铲门口的积雪,防止客人滑倒。黄女士和女儿亲手将一个红包、一袋文具和一盒蛋糕送到建威手中,希望他好好读书,同时还把电热毯、电热饼、电热壶送给建威的爸爸。他们看到许多草药感到很好奇,小建威一一向他们讲解这些草药的名称和用途,黄女士的女儿听得十分入神,她没想到这个个子比她矮的哥哥竟然知道这么多。</P><P>最后,小建威包了一些草药答谢黄女士,黄女士收下了这份心意,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希望建威能经常和她电话联系。(徐海龙)</P><P>
主  题 《为救父亲15岁男孩上山采药9年》续闻 爱心捐款源源不断  
作  者  
日  期 2005-01-22
正  文 本报讯 一周前,本报采纳在温务工的贾清瑜和吴忠军的建议,为采药男孩徐建威开设“爱心账户”,现“爱心账户”已经收到10笔爱心捐款,另外有一笔1000元的邮政汇款,共计4050元。</P><P>昨天下午,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查询“爱心账户”的明细清单,前后7天,已经收到10笔汇款,共计3050元。“爱心账户”开设的第二天,贾清瑜就和老乡吴忠军来到银行,两人凑了100元汇入“爱心账户”。100元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他们一份爱心。正是这一笔笔小额汇款,汇集在一起,解决了小建威初中阶段全部的学费。</P><P>昨天,小建威在学校里收到一张邮政汇款单,一位姓忻的阿姨给他汇了1000元。小建威告诉记者,他想用这笔钱来给爸爸治病,但爸爸不同意,说留这笔钱给他和姐姐做学费。但他还想过年的时候能给爸爸买点好吃的,而对于那些关心他的热心人,小建威希望通过本报向他们道一声“谢谢!”(徐海龙)</P><P>
主  题 《为救父亲15岁男孩上山采药9年》续闻 杭州老中医支招治病  
作  者  
日  期 2005-01-20
正  文   杭州一位60多岁的老中医,阅读了有关《为救父亲15岁男孩上山采药9年》的系列报道后,特来电询问小建威的联系方式,并表示要指导小建威采药,教他如何给父亲治病。</P><P>  这位姓王的医生自称家中三代学医,继承父业学习中医至今已经有50多年。上周六,她在杭州看到《为救父亲15岁男孩上山采药9年》的报道后,被报道中的泰顺男孩徐建威坚持9年上山采药之事所深深感动。王医生告诉记者,这个孩子不仅仅是“孝”能感动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上山采药9年,大雪封山依然上山采药的毅力是常人无法比拟的,这种毅力令她非常欣赏。言语间老太太流露出对小建威的惜爱之情,她询问了建威家的电话,表示要通过电话与他交流采草药的心得,并希望自己能够为治他父亲的病尽上一份力。(徐海龙)</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