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411|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歌行泰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7 11:2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FONT size=3>(一)<p></p></FONT></P>
< ><FONT size=3>夕阳衔山。<p></p></FONT></P>
<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薄暮时分的杭州城终于有了一丝微风,不再象白日里那样溽热难耐。今夜,是如歌在杭州停留的最后一晚了。接连几天夜以继日的工作,使得如歌和她的同事们都已经疲惫不堪。所以,她们决定推掉所有的应酬,找一间可心的餐馆,只做三五人的小聚。<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去楼外楼吧?景致好,菜也做得地道。”有人说道。她的提议马上被其他人接纳。一行人直奔西湖湖畔的楼外楼而去。<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由于避开了用餐的高峰时间,楼外楼显得有些清冷。不过这氛围倒正合了如歌等人的心意。她们寻了张临湖靠窗的桌子坐定,随口报了几道杭州名菜,又沏上一壶上好的西湖龙井,几个人边品茶,边聊天,说着不相干的闲话。如歌没有加入谈话的兴致,她在心里默默盘算着明天的去向。<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P ><FONT size=3>“如歌,这趟出来有没有打算顺道去哪里玩呀?”酒饮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有人问道。如歌点点头,说:“当然有啊。等明天的工作一做完,我就去温州,再转道去泰顺。”“泰顺?什么地方呀?”“浙江和福建交界处的一个县。你听说过廊桥吧?廊桥之乡就是指泰顺。”“哦?!原来是想廊桥寻梦啊!和谁一起去?”“没找到游伴,只好自己一个人去了。”说这句话时,如歌的语气里不免有些自怜。“一个人去?会很危险啊!”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劝如歌放弃这次旅行。“我已经决定了,再说去温州的车票都买好了。总之,我路上会小心的。听说那里是山区,民风相对纯朴,应该不会有事的。”这一次,如歌说得很坚决。其他人见此,也不便再劝,只叮嘱她凡事多留意,特别是不要象上次在少林寺时那样,到处打抱不平。如歌笑笑,一一谢过她们的好意,而后转开话题,问道:“我们去湖边散散步吧?早上见到成片的荷花开了,不如就到曲院风荷去坐坐,闻荷得而品清茗,别有一番情趣呢。”大家连声赞好。于是逶迤而行,过了苏堤,便可隐隐辨出夜风中夹带的莲花的清香,沁入心脾,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十几日的劳顿也随之荡然无存了。<p></p></FONT></P>
<P ><p><FONT size=3> </FONT></p></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1:26:25 | 只看该作者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二)<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如歌是搭晚上十点的火车去温州。那天下午,便陆续有同事为她买来面包、饼干、火腿肠、巧克力、酸奶、矿泉水等等,搞得如歌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慨。但盛情总是难却的,如歌将这些吃食装入行囊中,有备无患。她心里想着,在山区里要吃顿象样的饭菜可不大容易,万不得己时,这些东西倒可权当充饥之用了。<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一切收拾完毕,如歌忽然想起还要备上蚊香,以求每晚能睡个好觉,便匆匆赶到最近的超市中买回一盒。以前出行是有同伴的,即使缺少了什么东西,互相借用也都不在话下。这次却大不相同了,一个人,又是去贫困地区,少了什么就算有钱都不见得买得到。念及此处,如歌又再次清点了一遍所带的必需品,确信万无一失后,才长长抒了一口气。<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恰好在这时,同事打来电话,约她一起去吃“最后的晚餐”。如歌欣然答应了。这顿饭局设在“江南红楼”,算做为如歌饯行。席间有人打趣道:“这餐馆的名字听上去很暧昧啊。可能因为西湖历朝历代都以脂粉地著称的原故吧,杭州的餐饮业场所,差不多都取了风情万种的名字。比如,南山路上有家茶楼,叫做柳莺院。第一次路过时见到这个名字,着实起了绮念……”说到这里,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如歌回想起春节时,携友同游西湖,晚上不胜寒意就是跑进柳莺院喝热茶取暖,还落得一个“爱上KT”的绰号……如今时隔半载重返西湖,物是人非,而气候也由极寒变为极暑,可见世事无常,不觉轻叹一声。本以为旁人不会注意,谁知旁边坐的丽莲耳朵尖,追问道:“如歌你叹什么气呀?明天不就休假了吗?”如歌不得己,将冬日的那次西湖之行约略道出,有个杭州本地的同事很八卦地插言道:“和朋友?男朋友?女朋友?”“女的。”如歌赶忙澄清,却不明白他为什么有此一问。那人接着说:“在我们杭州话里,只异性间的人才互称朋友,象你们几个女孩子间,要称做‘小姐妹’的呀。”“‘小姐妹’?”如歌跟着念了一遍,眨眨眼笑着说,“那我刚才的话岂不要改为:‘某年寒夜,窗外西风瑟瑟,如歌与几个小姐妹在柳莺院中百无聊赖……’,青楼的味道益发浓了!”引得大家又是一阵狂笑。如此笑闹着又过了一会,如歌看看时间,站起身告辞。泰格也跟着站起来,表示要送她去车站。如歌毅然决然地推辞掉,她说:“还是不要吧,我最受不了送别的场面。”泰格也不好再坚持,只帮她提上行李送到楼下。<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等出租车时,丽莲风一样地跑过来,将几页纸塞进如歌手中,说:“我写的一个故事,你留到车上读吧,也好打发时间。千万要保重,回来给我看照片。”丽莲和如歌关系最好,她们曾多次作伴出游,这一次因为她另有事情脱不开身,不能同去,所以对如歌很是放心不下。她拉了拉如歌的手,将千言万语都放入这一握之中。<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
3#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1:27:04 | 只看该作者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三)<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虽然夜已经深了,火车站里还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车站的工作人员大概因为又热又累地忙过一天,此刻仍要继续坚守岗位,所以心情明显地糟透,以致于言语上多半带着不屑与挖苦,动作上则略过粗鲁与蛮横,将那些衣着不甚光鲜的旅客们推来搡去。如歌暗自庆幸自己穿得还算体面,不至于被视为乡下人而遭冷遇。尽管这样,如歌拎着行李过安检时,提包还是被一个把守的保安用脚尖重重踢了一下,吆喝道:“这包也要过安检!”。如歌歪过头看着他,那人自觉理亏,换了一副口吻,放低音调说:“放那上面去。”同时伸手指了指供安全检查用的传输带。如歌冷冷地盯了他一眼,不置一辞地把行李放上去,顺利通过安检。当她准备向候车厅走去时,身后又响起那个保安厉声的吆喝,这次不知是哪位旅客没有按照要求放好行李,故而挨骂了。<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候车厅里的空气污浊地令人窒息。等待检票进站的人们已经排起了长龙。其中绝大部分象是生意人,拎着大包小包,根本不管别人是否在有序地排队,自顾自地挤到前面,乱作一团。如歌不愿和这些人挤在一处,便找个椅子坐下来,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才到检票口进站。<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火车很准时地开动。车轮滚过铁轨发了的轰隆声,使如歌意识到这次旅程才刚刚开始,明早她将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醒来,接下去会有什么样的际遇等待她,她全然不可知,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车厢里熟悉的、不熟悉的人们三、五成堆地凑在一起聊天。他们讲着江浙方言,如歌听不懂也不想去听懂。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嚣,初时,她还以为是有人在吵架,抬头望去却是几个杭州本地的姑娘正聊到开心处。杭州话讲出来硬硬的,调高声尖,闲聊也象在争辩一般,难免令不明就里的人侧目而视。<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如歌靠在铺位上,了无睡意,忽然想起临行前丽莲送给她的手稿,便拿出来开始看。丽莲在故事里写一个女孩独自一人游徽州,在旅途中偶然遇到一个也是独自出行的男孩,两人遂结伴而行,相处融洽。短短十天的旅行结束后,两人互道珍重,就此分别。这个结局有些出乎如歌的意料,但她转念一想,世间的爱情原本就如登山,到山顶后必要分手,才得以何留住曾经的美好的瞬间。<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正自感叹着,丽莲发来一条短讯,说:“故事看过了吧?祝你此行有所艳遇。”如歌一笑了之。<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
4#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1:27:22 | 只看该作者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四)<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离温州车站还有近一小时车程的时候,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车厢内的灯亮起来。旅客们被突如其来的光亮惊醒,纷纷起身洗漱,收拾行李,吃早餐。车厢内又开始变得沸沸扬扬。如果两人相遇在走道上,要同时侧开身才可以通过。这其间还不时有列车员穿行在各节车厢间,叫卖毛巾、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或是早餐盒饭。如歌等别人都收拾得差不多了才起床。反正她行李简单,不需要收拾。马马虎虎刷过牙洗过脸,火车正好进站。<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如歌随着人流走出车站,直接叫了辆出租车去长途客运站。由于天色尚早,售票处虽然已经开始营业,但是排队购票的人寥寥无几。如歌按照预先计划好的目的地,准备买一张去到泗溪的车票。泰顺得以闻名的两座廊桥——东溪桥和北涧桥——就座落在泗溪。<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到泗溪的票十点以后才卖,现在没车。”售票员通过扩音器说。这一意想不到的变化让如歌愣在原地。她抬头看了看钉在墙壁上的客运线路图,略一思忖,三魁可以算做是游览泰顺廊桥的一个中心地,便决定改变计划,先乘车去三魁,然后重新安排行程。<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从温州到三魁镇大约要行驶三个半小时。因为车子是开到县城泰顺的,三魁只是它途经的一站,所以一上车,如歌就对跟车的售票员说:“我要去三魁,麻烦到站叫我。”售票员心不在焉地点点头,如歌觉得有些不可靠,生怕他忘记叫自己下车,便又对邻座的那人嘱托一遍,方才踏踏实实地闭目养神。<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如歌感觉到有人轻轻推了推她,并听到一个声音说:“哎,你该下车了。”她猛地睁开眼睛,正是邻座那个人在提醒她。与此同时,售票员也朝着她喊道:“三魁到了!”如歌再次谢过两人,拎起行李下了车。<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
5#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1:29:05 | 只看该作者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五)<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终于踏在桥乡的土地上了!如歌此刻的心情说不出是兴奋还是迷惘,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吧。她四处张望了一下,正前方隔条街有家“三魁饭店”——所谓“饭店”,就是指楼下吃饭楼上住宿的地方——看外观还比较干净,如歌决定就住在这里了。<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老板娘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人很勤快,模样也还周正,脸上总挂着笑容。她领如歌看了房间,是顶楼的502号,唯有这一间房子屋内带有洗手间,所以虽然它不如楼下的那些房间凉爽,如歌还是决定就要这一间。同老板娘讲好房价,如歌又请她代找一部车。老板娘略想了想,说:“车站旁的欣荣旅店有车子租,你可以同他们谈谈。不过这里租车都好贵的哟,跳跳车(一种三轮摩托车)去远些的地方都要一百多呢。”如歌看了看地图,又问了问大致的距离,决定还是有必要租辆车。近处的几个镇子都通有中巴车,每隔半小时会有一班,交通还算便利,但远些的地方交通车不仅班次少,而且下午三点钟以后就停运了。何况她要去的洲岭和筱村,与三魁成斜三角形,中间隔着几百里山路,坐中巴车既费时又没有保证。<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当下如歌不再犹豫,径直去了欣荣旅店打听租车的事情。欣荣的老板娘听完如歌说明来意,问:“你们几个人租车?”“就我一个人。”如歌照实回答。“就你一个人啊?!这样子的话,价钱可不好说哟。”旁边坐在沙发上的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开口接道。如歌猜想他就是司机,同时也是这家店的老板,便转向他说:“多少钱你先讲来听听?不合适我不租,没所谓的。”那人眼珠转了转,拖长声调道:“本来嘛,如果三、四个人包车,我都要四、五百的。你一个人,怎么也要三百块。”“你开什么车?”如歌以进为退。“喏,就是外面那辆。”他说着,指了指停在门口的一辆黑色红旗车。“你有没有小面包车呀?我付不起这么多钱。”如歌摆出一副可怜相。“没有,就这一辆车。不然这样吧,二百八,再优惠你一点。”司机装出很大方的样子。如歌摇摇头,表示这个价钱她依旧不能接受。其实在如歌看来,价钱的高低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她只觉得和人讲价是件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和以生意头脑精明著称的浙江人讲价,就更加有挑战性了。<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二百八真算给你低价了,这也就是看你是一个人,没多要。”老板娘插话道。如歌尚未答话,那司机在一旁不耐烦地说:“二百八!少了我还不愿去呢。跟你实说吧,就这价钱别人还不给你开呢。”如歌仍是不说话,老板娘见状,转圜道:“这样吧,二百六,送你去洲岭和筱村,再加上泗溪,已是最低价了。”司机嘟囔着说:“二百六,路这么远,连汽油钱都不够,还要陪你一天……”如歌在心里回说道:“哼,我还陪你一天呢!”随后付了定金,约好明天一早六点钟出发。<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住和行这两大问题解决之后,如歌才开始她真正的游程。<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
6#
发表于 2004-9-7 12:29:36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文章还没有结束呢,如果有图片就更好了!
7#
发表于 2004-9-7 12:50:35 | 只看该作者
差不多,也就是这段时间,很长时间没有背过我的背包了,周而复始的上班下班上班下班,枯燥乏味的工作,让人的心情很是郁闷,城市是什么?人多了却让大多数人都陌生,车多了你却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能带自己到快乐的地方的,钢筋水泥高楼林立也总是找不到农村的亲切和谐。望望远处的山,向往啊,轻松和幸福就在山的那边!真羡慕如歌的泰顺之行!
8#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4:23:45 | 只看该作者
有图片的.稍后贴出.不过拍的不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4:24:30 | 只看该作者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六)<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三魁镇辖内有三座廊桥。其中两座在镇北,分别是薜宅桥和永庆桥,薜宅桥离如歌住的地方不远,坐人力三轮车就可以到,永庆桥则是再偏北些,要搭乘中巴车。另一座桥在镇南的刘宅村,桥随村名叫做刘宅桥,也是可以坐人力车去的。<p></p></FONT></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如歌先去到薜宅桥。薜宅桥是座朴实无华的木拱桥。灰色的桥身,象虹一样弯弯地拱在溪水之上。当地人把这种全木结构的拱桥称之为“蜈蚣桥”,大概是取其形似的缘故。如歌缓步踏上木桥,有种时光倒流回一个遥远年代的幻觉。她仿佛可以看到几个衣服打着补丁的挑夫,担着沉甸甸的担子,吱吱地走过木桥。他们为了生计,不惜辗转几百里的山路,到外面贩卖山货,换回钱来盖房子、娶老婆、养孩子。他们的背驼了、腰弯了,可是一代一代的青壮劳力,还是要沿着这同一条路走出去。无奈他们的辛苦,仍换不回财富,资源的匮乏使得泰顺跻身于中国贫困县之列,至今依然如此。<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坐在中巴车上时,如歌还没有从这种忧郁的忆旧情绪中摆脱出来。直到她看到永庆桥,看到那份桥、水相依而存的恬静,才重又回到现实中来。永庆桥和薜宅桥的构造完全不同,它属于木平桥。桥身与水面平行,中间架有一个石墩,起到支撑作用。远远望去,永庆桥和它映在水中的倒影,写成一个“工”字。廊桥的凝重与溪水的澄澈相得益彰。只可惜桥头的凉亭被改用做冷饮店,虽然几乎没有生意,却仍挂着大大的招牌,颇有些煞风景。<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如歌一面在心中感叹着文明对古老文化的冲击,一面依旧沿原路坐车回到三魁镇,然后雇辆人力车去刘宅村。车夫沿着弯弯转转的石径把如歌送到村口。“到了!你顺着这里走下去就看到桥了。”他接过车钱,指着一条蜿蜒的卵石路说。如歌依言而行。一开始时东瞧瞧西看看,对田地里沉甸甸的青色麦穗充满了好奇。可是走了很久之后也没有看到桥的影子,她心里不禁有些疑惑,怕是自己走错路了,便四下看看,恰好有个抱着孩子赶路的男人走过来,如歌问道:“请问去刘宅桥是走这条路吗?”男人点点头,说:“这里是村头,桥在水尾呢。我也要去桥那里的,跟我走吧。不过你要走快些哟。”如歌加快脚步跟在他后面。即使是这样,那男人的脚程还是快出如歌许多,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着五、六米的距离。如此又走了几分钟,转过几道弯之后,如歌终于看到了刘宅桥——这座泰顺最古老的木平桥。<p></p></FONT></P><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p><FONT size=3> </FONT></p></P>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4:26:13 | 只看该作者
<>被称做"蜈蚣桥"的薜宅桥.</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FONT size=3>唔,怎么贴图?</FONT><p></p></P>
11#
发表于 2004-9-7 20:55:28 | 只看该作者
贴图你要找这个帖子的"回复"按钮,之后酒可以提交图片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9-8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被称做蜈蚣桥的薜宅桥</P>
<>
</P>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9-8 09:14:16 | 只看该作者
薜宅桥内,柱,梁,檩以卯榫相连.其它廊桥也多为此种结构.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9-8 09:22:25 | 只看该作者
永庆桥和它映在水中的倒影,写成一个“工”字。廊桥的凝重与溪水的澄澈相得益彰。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9-8 09:23:07 | 只看该作者
(七)
从外观上看,刘宅桥与永庆桥十分相似,只是刘宅桥的桥屋和两边厢房都建成二层楼屋。楼屋中设有神龛和刘氏祖宗的牌位,以及用面捏制成的塔状祭品。为如歌引路的那个男人把小孩放到地上,点燃一柱香,恭恭敬敬地在牌位前鞠了三个躬,口中默默有辞地祷祝着。

如歌转身走下楼。桥头外的空地上,三五成群的儿童在追逐嬉戏着,桥屋内的栏杆凳上,坐着几位上了年纪的人,看情形象是在商议着什么事情。他们见到如歌,不由停住话题,好奇地打量着她。如歌朝他们笑笑,打声招呼,本以为在这种地方,年纪稍长的人是不会讲普通话的,谁知其中一位老人竟用不甚标准的普通话问她:“你从哪里来?”如歌踌躇一下,答道:“从杭州来。”“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哟,”老人叹着,又问,“来我们这里干什么呢?”“我特意来看廊桥的,因为听说这里的廊桥最美。”如歌说“这里”是泛指泰顺境内,但老人却误会成了她指的是刘宅桥,便不无自豪地说:“是啊!这桥有六百年的历史啦!最早还是明朝永乐年(永乐三年,1465年)造的,当时叫仙洞虹桥。后来历朝历代大修了三次,但每次都是在它原样的基础上修的,所以啊,六百年了,它除了名字变了,模样可是一点没改。你别看这桥现在破败了,没有公路那时候,它一直是泰顺到福鼎的必经之路呢。我们这附近还有一个清石桥(油车岭石板桥),是北宋年(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建的,也是最古老的石头桥,比刘宅桥还老,有八百多岁喽。”老人越说越兴奋,普通话渐渐不大标准了,如歌只好凭猜测和老人的手势、语气来试着理解。老人又指着桥屋继续说:“你看这里,我们称为六间四十五柱,柱子的磉子全是木头做的。”所谓四十五柱,是说整座桥由四十五根柱子架起来,柱子脚下的柱础(磉子)是木质的,而不象其他桥柱是用石墩支撑的。至于什么是六间,如歌始终没有弄明白,大概是指桥屋被等距地分为六段,每段的两侧都设有栏杆凳,供村民或过客休息纳凉。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9-8 09:23:45 | 只看该作者
<>刘宅桥桥屋二层的楼屋中设有神龛和刘氏祖宗的牌位.</P>
<> </P>
17#
发表于 2004-9-8 12:37:51 | 只看该作者
<>照片拍的非常漂亮啊,看得出是出自“色驴”之手的,色彩、构图都非常不错!</P><>对了,我把文章转载到廊桥网首页,让更多的朋友来分享!</P>
18#
 楼主| 发表于 2004-9-8 14:09: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鼓励.
19#
 楼主| 发表于 2004-9-8 15:26:16 | 只看该作者
(八)
“对了,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到村中的祠堂看看。”老人把话题由桥转到了村子,“我找个人领你去。”边说边叫来一个正在一旁玩耍的小女孩,依旧用普通话交待她带如歌去祠堂。小女孩八、九岁年纪,很是伶俐,她高高兴兴地让如歌跟着她,走了几步后,她突然问道:“你是要去祠堂还是‘词’堂?”如歌没有听明白,小女孩进一步解释说:“‘词’堂就是吃饭的地方,祠堂就是我们这里的一座老宅子。”如歌笑了,答道:“我去祠堂,不是食堂。”女孩也笑了,带着她向右一转,来到一户人家的后院。她径自走了进去.如歌站在外面,看到几个妇女围着炉灶蒸制刚刚在楼屋里见过的那种祭品,心中不觉迟疑了一下,怕是小姑娘没搞清她的话,把她仍旧领到村中的食堂.小女孩见如歌愣在原地,转过身来招招手,示意她跟进来,“走过这里就到了。”她说。如歌这才放心地穿过后院,来到祠堂的正厅。小女孩见任务完成,又跑回去找小伙伴玩耍。

泰顺的村落多是血统村落,宗族祠堂相当于血缘关系的纽带,也是村落的礼制中心。刘氏宗祠亦是如此。厅堂前“祖德宏光“牌匾下,聚集了二三十人。堂前的空旷处,摆着几个卖货的摊位。所谓摊位,就是两条长凳支起一张木板,板上放有生肉、蔬菜、五谷杂粮之类的东西。那二、三十人有看的,有买的,买的人讨价还价,看的人跟在一旁搭腔,有帮买主说价高的,有帮卖主说货好的,一时间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如歌想起今天是周六,估计是村中赶集的日子,而祠堂在这一天就充作了市集。想来平日里除了阖村议事之外,这里该是个极清静的所在。

靠近正门的檐廊下,有个老者静静地写着楹联。看字体,祠堂内梁柱上的对联竟都是这位老人亲笔书写的。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坐在老人对面,照猫画虎地学着写字,一脸认真的样子。老人写好一副联,起身看看小男孩写的字,随口指点了几句,又坐回原处,继续写他的对联,而小男孩重又开始临摹。这一老一少两个人,仿佛对身后的喧嚣置若罔闻,于纷乱中保持着自有的宁静。

如歌出了刘氏宗祠,到村尾的公路边等中巴车去仕阳。为了确定自己的方向感没有错,如歌问蹲在路边等车的一个男子:“请问去仕阳是在这里等车吗?”那人说:“对!……哎,你运气好,车子来了!”边说边伸手招呼车子停下。

20#
 楼主| 发表于 2004-9-8 15:27:07 | 只看该作者
<>宗族祠堂相当于血缘关系的纽带,也是村落的礼制中心。</P>
<>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