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网讯 (记者 黄瑚 报道组 翁旭欧) 栩栩如生的提线木偶戏《真假美猴王》、如长龙腾飞的碇步龙舞、饱含深情的畲族民歌对唱……在“姐妹桥”的北涧桥、溪东桥的见证下,昨天,第三届中国·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在泰顺县泗溪镇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举行了该县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授牌仪式,同时授牌的还有提线木偶、碇步龙和畲族民歌等三项今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
泰顺素有“中国廊桥之乡”的美称,全县尚存宋至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桥80多座,其中有18座廊桥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座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姐妹桥”的泗溪镇北涧桥、溪东桥,有“世界最美丽廊桥”的美誉。前年,泰顺木拱廊桥造桥技术还入选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泰顺逐步加大对廊桥及廊桥营造技艺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力度,投资数千万元在泗溪镇建设浙西南、闽东地区最大的廊桥文化园及廊桥文化馆。
与往届不同,本届廊桥文化节所包涵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久前对外开放的泗水西路仿古步行街成了本届民俗展示的新舞台。长386米的步行街上坐落83间仿古民房,沿路由南至北走至北涧桥,除了可欣赏车木工艺、手工制陶技艺、绷鼓制作技艺等十余种泰顺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外,还可品尝到泥鳅汤、米面层等特色美味小吃。在步行街的尾端,还有一处提线木偶戏台,用普通话配音的木偶戏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本届廊桥文化节的另一大特色为新增的泰顺石展览,作品为19位泰顺籍市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的石雕精品,共有30件成品和200多件原石材料。在展览厅内,由许文敏创作的《无心赏花》所呈现的是一只鸟儿背对着一朵怒放红花的场景,惟妙惟肖的意境和巧夺天工的石雕技艺紧紧抓住了游客的眼球,不少游客拿出手机留影。
市区两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出炉
朔门庆年坊将保持传统肌理
瓯网讯 (记者 章映) 记者昨从规划部门获悉,市区朔门、庆年坊两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已经出炉。规划在街道格局保护方面做出强制性规定,要求保持街区街道的传统肌理,保持历史街区的宜人尺度和空间层次,并使之贯通、连接。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1-2020年。此次规划编制单位、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原《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基础上,结合最新的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确定庆年坊街区保护范围为信河街以西,北至珠冠巷、丰和巷,南到里瑞巷、放生池,西至九山河东边界,含温州四中,总面积28.00公顷;朔门规划的范围为解放北路以西,北至望江路及临江码头,南到永宁巷以南,东至水门巷以东,含温州二中,总面积 21.78 公顷。
从前期调查来看,庆年坊街区的整体格局延续了明清至近现代的旧貌,街(坊)、巷、弄、院的体系保留完整,自北向南有丰和巷、珠冠巷、白塔巷、应道观巷、庆年坊巷、丁字桥巷等,自东往西有天窗巷、皮坊巷等,街巷狭窄,居住、商业氛围浓,保留较为完整。其中,蛟翔巷、应道观巷商业繁华,庆年坊巷、丁字桥巷、石板巷、吉士坊巷等居住气氛浓厚,两边住宅多是院落式民宅。街区还留下多处近现代大型厂房,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另外,该街区至今较好地保留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如蛟翔巷口的瓯绣、南戏,庆年坊内的龙灯、私塾文化等。
朔门街早年称内横街,东起水门头,西至解放路,街坊狭窄,商业繁华,店铺鳞次栉比,其他如打绳巷、七枫巷、永宁巷,均是老街老名,面貌基本没变。该街区至今较好地保留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如朔门老街多样的店铺,有鱼鹹店、毛竹店、糕饼店、油行、弹棉花店、蜡烛店、糖作坊等;还有永宁巷的船模世家、烈士遗迹等。
依照两大历史街区的风貌特点,规划为庆年坊确立了三个主题,分别是近代工业聚集地、近代学校开办地、富商集居之地;朔门街区的三个主题则分别是滨江城市码头、北埠商业街道、富商集居之地。规划具体分为水系格局保护、街道格局保护、古街风貌保护、古街空间形态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建筑风貌保护等。其中,在建筑风貌保护方面,规划要求,街区范围内新建建筑的形态和色彩等必须与传统风貌相协调,比如严格控制新建工程形式,必须为传统坡屋顶式样,外观白墙黑瓦,木板门窗,色彩控制为黑、白、灰及红褐色、原木色等,建筑控制在三层,檐口控制9米,总高控制12米。现存超过上述高度的新建筑实行降层处理,檐口高度控制在9米内。其形式也必须为传统坡屋顶式样,外观白墙黑瓦,木板门窗。
同时,按照规划,目前街区内的企业须迁出,以安排新的商业和娱乐配套功能;部分不适合居住的地块则进行改造,迁出住户,增加为社区服务的公建配套设施;部分过于密集的居住地段将适度迁出居民,增加公共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