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好人 于 2010-6-13 10:35 编辑
采访对象:吴松弟历史地理学专家
博士生导师(简称吴) 特约主持:金辉(简称金)
吴松弟,1954年6月出生在泰顺县罗阳镇一个贫苦家庭,幼年父母双亡,蒙生产队五保多年。1974年应征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当铁道兵,1978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本科毕业以后在西安第二炮兵技术学院任教官。1983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后留所任教,并于1992年完成在职学习获取复旦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被复旦大学评为优秀青年教师、跨世纪人才,2000年升为教授、博导。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他的专业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史、中国人口史和历史经济地理。先后独立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级与上海市项目的研究,担任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993-199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5-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2005-2007年)的负责人。已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13部、合著7部,论文近百篇。为我国研究中国移民史、中国人口史和历史经济地理的主要学者之一,有关著作曾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1998年、2003年)等。近年来主要研究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并提出“创业文化”的概念,都已产生广泛的影响。此外,199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2003年在哈佛大学,都进行了一年时间的研究访问。
爱人类从爱家乡开始
7月29日,泰顺山区的一些古村落里迎来了一批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专家学者。他们冒着似火的烈日,挥汗行走在弯弯的山道上,分组察看古廊桥,测绘古民居,丈量古驿道……这些由跨国专家学者组成的国际泰顺地方历史文化考察队将在这里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活动。这支考察队由美国哈佛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来自我国台湾的专家和学者参加,共40余人。据介绍,这次考察活动,他们除采用查阅资料和访谈等形式开展工作外,还将运用GPS定位、红外线测距、360度全景摄影等先进技术对泰顺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古代建筑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考察。这种跨国多学校多学科的考察,并进行高技术的运用不仅在泰顺是第一次,在国内的一个县范围内运用也是不多见的。
泰顺地处偏僻的浙南山区,怎么会引来如此众多的专家学者来考察,而且还得到远在西半球的“地球观察”的资助呢?这与吴松弟先生的奔走有关,他是这次考察的负责人,也是中国人第一次担任这个课题的负责人。
“欢迎各位来到泰顺,这里是我的家乡,祝愿大家在考察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并在我的家乡度过愉快的半个月。”7月28日下午,国际泰顺地方历史文化考察队举行动员会,吴松弟面对大家说了这样的话。各国的学者以掌声感谢他的操劳,同时也为他对故乡的深情表示赞同。那天下午,他作为这次考察的领队显得很忙,前前后后地张罗着,我们的采访只能在晚上进行。
金:我从今天下午的动员会上,听您说起家乡时的那种表情,那种眼光,我深被您感染了,同时也读懂了您对泰顺的眷恋。这么热的天气,您不辞劳苦组织这么多专家学者到泰顺来考察,真是为难您了。您是怎么会想到做这件事的?
吴:2000年我参加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包弼德主持的金华历史地理文化考察课题,当时我想到也应该邀请包教授到泰顺看看,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这位美国著名教授。2004年,包弼德教授应邀到泰顺考察了三天,他对泰顺很感兴趣,特别是对廊桥、古民居和古驿道赞不绝口。他主动联系我以及研究泰顺古建筑的专家刘杰,建议合作向美国EARTHWATCH(地球观察)申请资助,以进行综合考察。“地球观察”是美国一个很著名的旨在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组织,对全世界许多国家都资助过调查,惟独中国还没有。在包弼德教授的努力下申请成功,才有了这次考察。这次考察其实是第二批了,第一批的考察活动已于7月24日结束。
泰顺是我的故乡。人都是生存在地球的一个点,爱祖国就是从爱家乡开始的。我想通过科学家的考察把泰顺带到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泰顺,这是我多年的夙愿。
五保户孤儿的记忆
金:您对家乡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那么您对家乡的记忆一定的很深的了吧。
吴:是的。我对家乡的情感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啊。我2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是在我8岁时亡故的。记得三年自然灾害快要结束之年的一个深夜,帮助照料病中母亲的邻居将我叫醒,告诉我母亲已经离我而去时,我还睡在母亲的脚后头。自此以后,我成了村里的“五保户”,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便成了住校生。那时生产队很穷,仍给我提供了差不多10年的每年180公斤的稻谷。除此之外,出租自家房屋获得的每月2元的租钱成为我多年生活费的另一主要来源。我至今仍记得当年一些老师、村人和好邻居都曾关心、帮助过我。
也许是母亲的去世给了我人生的醒悟,从小学二年级我开始特别喜欢读书。那时小学附近是县图书馆,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个图书馆很小,书也不多,但摊放在报架上的一份份报纸杂志,却深深地吸引着我。每当课后周末,我都到县图书馆看报读书。直到1974年参军离开泰顺,我都是县图书馆为数不多的常客之一。
金:您至今还记得当年帮助过您的人,这也是难得的。人是要有感恩之心的,这是过滤人的心灵的净化器。您成了“五保户”,是不是说您是成了孤儿?
吴:差不多吧。我还有一位比我大好多岁数的姐姐,早已工作在温州。每当寒暑假,我都要去温州,在我唯一的亲人——姐姐那里度假。位于五马街的新华书店,又成了我假期读书的好去处。后来,姐夫调到瑞安新华书店工作,我也随着去瑞安,假期的读书也从书店的门市部,读到书店的仓库。
读书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1974年我应征入伍,来到大兴安岭当铁道兵,分配在施工连队,几个月以后因我会写文章调到连部,再几个月调到师机关。到机关后业余读书的时间多了,通过朋友的帮助,借阅了许多世界名著。1978年全师集中六七百名军人考生集训,参加全国统考,考上本科仅2人,我是其中之一。我只有初二学历,如果没有多年的读书积累,那2人中肯定没有我。
金:是啊。读书就个人而言,是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就社会来说,正如高尔基说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读书有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重属性,远离了读书,谈不上学习;远离了学习,谈不上创造。传承华夏文明,涵养民族气质、培养民族精神、提升国家创造力,读书是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所以,读书是天下第一好事。您喜欢读书,那么您是怎么会选择历史地理专业的?
吴:现在想起来很有意思。小时候,我家里惟一的一本书就是一册《中国地图册》。母亲去世后,我除了上学外,业余爱好只有翻阅这本《中国地图册》,不知道多少个春秋,我把这本地图册翻烂了,因此我几乎可以背出全国2000多个县市的名称。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地理,“文革”辍学期间在家还自编世界地理。报考大学时,曾想报考地理,因地理属理科,我数学成绩不行,只得报考东北师大历史系。大学二年级开始为报考研究生做准备,以历史时期的地理——历史地理作为自己的专业,开始自学历史地理。1982年,我从东北师大毕业,报考杭州大学的历史地理专业,准备成为陈桥驿先生的研究生。然而,因外语不及格考研失败,被总政治部分到西安的第二炮兵技术学院政治教研室任教。在陈桥驿先生的多次写信鼓励下,第二年我再次报考历史地理专业,当年全国只有复旦大学的邹逸麟先生招此专业,三十多人报名。我有幸被录取,从此走上研究历史地理之路。
研究塘河报答桑梓
金:兴趣是创造性的动力。您的专业与您的兴趣结合得如此紧密,这是您成功的很重要因素之一。采访您之前,我搜索了您的学术成果,其中有关于温州历史地理的论文,如《浙江温州地区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读来很亲切。这里不仅有您报效桑梓的情愫,更有以科研成果报答家乡的实际行动。作为温州人对家乡地理地貌的变迁是很感兴趣的,您就给我们说说海塘、塘河的形成吧!
吴:温州沿海平原是我国东南沿海小平原之一,由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河流和海水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但是,远古时代的温州并没有沿海平原。由于第四纪大海侵,在5000年以前这三条河流的河口都类似今天的杭州湾,属于溺谷形海湾,海水一直到达今天的青田县城、平阳县城和平阳水头镇一带,大罗山成为海中孤岛,今天的平原地区一片汪洋,波浪直拍山前。由于受此影响,温州境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一般都分布在离海较远、高程达五六十米的山坪上,而且距离今天最早的只有3000多年。此后,随着海平面的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堆积,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逐渐形成今天的沿海平原。修建海塘是平原成陆的重要一环,而今天平原上广泛分布的塘河源于古代的海塘。
金:以您说来,人们为了抗御海潮先修建海塘后才有塘河的,也就是说今天的塘河是因海塘而成的。以此推算那是很早了。据我所知,宋代温州著名学者陈傅良在《止斋集》卷39《温州重修南塘记》中,说到南塘“不知起何时”。您是怎么看的?
吴:在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中,海塘既是拦阻海潮保护当地安全的必要设施,又是当地围垦滩涂、蓄淡灌溉,使滩涂变为良田的必要设施,此外还具有通航的功能。虽然地方志记载明清的海塘修建活动较多,但并不能证明温州的海塘修建开始较晚。宋代以前的海塘未能引起后人注意的原因,在于这些海塘以后随着海岸线的后退不需要靠它们抵御潮水,逐渐演变成为仅供航行和灌溉的河流,即通常所说的“塘河”。
温州早期的海塘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塘河颇多,如瑞安、平阳的横河埭、沙塘,平阳的坡南塘,苍南的东塘,都是早期的海塘,后来都演变成塘河。其中修建最早、长度最长的海塘,无疑要推南塘和万全塘。由它们演变而来的温瑞塘河和瑞平塘河,至今仍是温州地区最重要的可供灌溉和通航的人工河流。
我在研究中发现,温瑞塘河南连瑞(安)平(阳)塘河,两河长达百里,晋唐时因河中盛开荷花,又有“百里芳”之称。传说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永嘉郡太守,唐宋有关“百里芳”的记载往往提到王羲之。南宋《方舆胜览》卷9瑞安府(南宋后期温州曾改名瑞安府)“百里荷花”条引《郡志》:“自(今温州城区)百里坊至平阳屿一百里皆荷花,王羲之自南门登舟赏荷花即此也。”唐人张又新赋诗记王羲之出游:“时新游骑南徂暑,正值荷花百里开。民喜出行迎五马,全家知是使君来。”张又新生活年代距王羲之生活的东晋只有三四百年,张又新的诗可以证明《郡志》所载必有根据,据此估计南塘在东晋时已经初步形成。
金:塘河的历史悠久,与河岸百姓生活生产力关系密切,为温州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时有看到一些媒体称塘河是温州的母亲河,我是未敢苟同的。温州古称东瓯,人称瓯人,流经温州入海的八百里瓯江养育了千百万温州人。因此,我认为瓯江才是温州的母亲河。您觉得呢?
吴:我赞同。不过在温州来说,瓯江、飞云江、鳌江都是我们的母亲河。因为先有母亲才有儿子的。如果没有瓯江、飞云江和鳌江,哪有温州人,而塘河是儿子创造的,如果把塘河称为母亲河,岂不是儿子创造了母亲了吗?
当然,我仍很热爱塘河,“文革”中我曾沿着南塘的东侧河岸从瑞安塘下步行至温州市区和平阳,对塘河至今仍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象。我在研究温州塘河中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东南沿海,北起长三角南至广东珠三角,凡是与海岸平行而与天然河流垂直相交的河流,一般都是由历史上的海塘演变的结果,这个观点在历史地理学界得到普遍的认同,这也是家乡的地理给我的启发,我感激温州的山山水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