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溪 水 流 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3 10:4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火石 于 2010-5-13 11:06 编辑

或许是生于斯长于斯因此而爱于斯之故,和其他的人一样我也热爱着家乡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热爱着这里的人文生态与文化。廊桥、庙郡、宗祠、牌坊、古民居走得多了,渐渐地收获也就日益盆满钵满起来。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这些地方的显赫位置到处有悬挂的牌匾或直接书写在门楼上方的题字多为明清两代之物。可以说牌匾题字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它融汉语言、建筑雕刻、书法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不向人们传达皇权、文化、人物、信仰、商业等信息。为牌匾题字的,多为当时的达官显贵、名流书法家、或者是有地位身份的居家主人。这些也构成了我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不可不看不可不“读”。
    在这些众多的牌匾题字,我最爱的有三处:一为交洋曾氏宗祠里的“汪波千顷”;二为洲岭乡上舟洋的“蓄素守中”;三为雅阳百福岩村的“花草精神”。这三处寥寥几字,却常令人回味无穷,臆想连连。我并非知识渊博而严谨的学者,并不想对这些题字做学术的分析。所以在这里写下的无非是受这些题字的一些启发和联想。
    先说“汪波千顷”吧,说到曾氏家族就要提到交洋的土楼,其为曾氏先人建造。从渊源上如果把这块扁过渡到和土楼相结合去看,则更加令人有想象的空间。在县境内古民居的样式中,可谓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特别是它的防御能力和建筑构思巧妙异常。护墙河、高而坚固的石墙腰,厚实的正门,看起来都让来犯者望而却步,知难而退。而四方的整体构造又蕴涵着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这个建筑得益于此构造及后人的保护,至今风貌尚好一派大方之象。由此也可见当时这个家族人才辈出,家道显赫。按我的理解“汪波千顷”当有三意:第一是实写当时此家族因有族人为官享有朝廷俸禄比较富裕,千顷虽为修饰夸张之语,但良田颇多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第二则是影射土楼周围的地理环境;第三则是这个为官者气度雅量的自勉和教导族人处世的写照。表达出他并不是一个一味贪享荣华富贵争名夺利之人。权贵阶层常为各自利益和前途相互排挤打击,用尽心思。要么就是势不如人,受苦受屈。此题字无异给人这样一种暗示,他不是斤斤计较,尔虞我诈之辈。而像这门前的千顷万波之地襟怀宽广坦荡,大度能容之士。有话言所谓山不辞土故成其高,海不辞水顾成其大,当一个人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不怒自威赢得广范尊重,谁还会惹众怒冒然侵犯呢。


   再看“蓄素守中”之字,书法与字义相符而就,朴素厚重饱满而不张扬。我没有去探听这块匾的来龙去脉,因为单单这四个朴实的字就很明确的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其它的反而变的不重要了。素,朴素大方恬淡简单;我想起一个朋友所赠勉的一句话,‘十分福气享三分,留得七分渡清贫’。用今天的角度去理解,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先前历史可比,这里的清贫不是叫人啥都不去享受生活的美好,穿得破破烂烂。而是适度的消费不奢侈浪费,不搞攀比浮夸做事脚踏实地,尊重客观实际不好高骛远等等都是一种清贫朴素思想的体现和延伸,是言与行的统一,不当是物质上也是精神思想方面。中,中庸之道也。蓄素守中反映了当时的主人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不锋芒毕露,以和为贵之道。体现出一种淡泊处世,不惊不诈,与人为善,豁达的生活态度。真是平淡中见其深邃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哲学体现,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和则兴,和则顺,和则谐,这就是中庸之道。诸葛亮曰: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想想众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而走在这乡野之中,想象着先人独守这么一份淳朴厚真就觉得这四字如一股春风迎面而来,实在沁人无比。

    如果说“汪波千顷”和“蓄素守中”注重的是内心的修养和价值取向,那么“花草精神”则在此之上更加追求内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人漫步于这别致的小院,那些剥落模糊而又清雅的字体、精美的回廊、小小的池塘、荒芜的青苔、美仑的雕刻都很容易让人想象着有这么一个品味高雅的主人公,并非只是一心死读圣贤书,而是在远离喧嚣的环境里,不为功名厚禄淡定而开朗,在阅读中享受着与自然的和谐之态。心有乾坤天地大,小小一侧院落不也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听雪何等的惬意,不也是醒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何等的恬淡。主人公的思想境界恰是花草之精神,低调而从容,执著而又与世无争。当你处身于这样看似日益衰败的院落里,却分明丝毫也感受不到迂腐之气,反而感觉那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芬芳世界了。

    记得有句话说海不惊澜,在看似平静的大海常常在底部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有些人的处世法也这样,广博的气度和胸襟在最朴素的语言下,往往也能达到这样一种震撼力。我想,美好的事物,就在于它能给人无尽的想象而不必拘泥于苟同。这三组牌匾原来的本意或许根本不是如我说的,甚至差之千里。但对我而言,只要我能从中得到启迪,那就是件快乐的事了。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县里的一个文化名人高启新老师。他对牌匾的研究和深入都是别人无法岂及的。其对牌匾曾有过系统而又严谨的收集介绍,常把成果发表于温州日报之上。并且他研究的范围早已不仅限于县内,而是猎涉到周边的诸多县市了。我很钦佩他对这个题材的研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希望不久的将来就能拜读到他能把这些成果集结成书,让人一睹为快。但愿传统文化精华的底蕴,就这样在前进的历史长河里,溪水流香不断的滋润着后人的精神世界。
  
    火石于随安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