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惜阴书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1 16:01: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龚崎现 于 2015-12-21 20:22 编辑



【寻找惜阴书塾】
⭕文/龚崎现

公元2015年10月7日下午,天空下着小雨,我开车送亲戚到贝谷搭车,路过葛垟。回来的路上,在弯弯的山路转弯处看到“葛垟”两个字,一个想法就在脑海里冒了出来:我应该路过去看看。


上小学的时候我去过葛垟,那是班级组织集体去三十六洞旅游。此后就几乎没有去过葛垟了。葛垟留给我的记忆是有很多同班和不同班的同学,他们读书都比较好。后来,才明白,葛垟的同学读书好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那里有一个目前发现有记载以来泰顺历史最悠久的书院——惜阴书塾。

从听说惜阴书塾开始,到不断收集整理泰顺书院资料后,葛垟这个地方便成为了我计划中的探寻之地。只是,一直还没有生出个适合的机会来,经常开过路过葛垟外面的文泰公路,一般都是一闪而过,一次又一次地把遗憾留在心中。这一天,终于成行了,不免有些许的激动!

从文泰公路分叉路口转车,往葛垟指示的方向走,转一个小弯就可以看到立在葛垟陶氏祖墓前的牌坊了,算是正式进入了葛垟村。牌坊路边的右边是一个大柏树,是葛垟陶氏的风水树,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陶氏宗祠了。过了陶氏宗祠就是葛垟村人口最聚集的地方了,葛垟曾经是筱村管理区下属的一个乡,后来撤乡成村了。路两边都是新盖的砖房,已经没有一点古村落的味道了,只有惜阴书塾原址前的水塘还在,几座老房子老态龙钟地挤在两面新房当中,看起来已经没有一点生机。

我打开车窗问坐在门前闲聊的村民:请问老伯,书院怎么走?
他们先笑,然后说:有人带路的,可以带你去。
我马上感动了一番,心想毕竟是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再问一下,不要搞错了,看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好。再问,才知道,他们把书院,听成了寺院,因为蛮讲话听起来“书院”跟“寺院”有点像。他们看我开着一辆奥迪A6来,以为我是去三十六洞那里的寺院旧址摇签的,他们以为我是压六合彩的人。他们还说,那里很灵的,好几个人都问准了。
我说,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书院。
他们说,什么书院,不知道。


我只好自己找了,记忆中应该就是水塘所在的这个地方。把车停好,到处转转,转到水塘的时候,在水塘边的石栏上看到了“桂峰”和“清池”几个字。没错,这里应该就是惜阴书塾的原址。
据查,宋端拱二年(989),泰顺陶氏四世孙陶曳,在葛垟桂峰山麓创办惜阴书塾。
明隆庆四年(1570),塾舍蠹朽倾颓,族人陶灌捐资重修,并扩建了天井、门楼、围墙,为鼓励族人入学,还捐田30亩作为办学基金及塾师薪金开支。
清初,书塾又毁于蚁害。
乾隆三十七年(1772),族人陶焕文捐资再次修复,并在塾前建有半亩面积大的一方鱼池,池边插柳供学子课余小憩。
1958年“大跃进”时,书塾院舍被拆除,现仅遗旧址。

惜阴书塾在当地颇负盛名,很多外乡子弟,皆慕名而来就读。
迁居到泰顺后的陶氏,通过耕读传家,不仅积淀起厚重的家底,而且还在教育上为泰顺写了浓重的一笔。
葛垟是泰顺陶氏的重要聚居地,且迁居历史悠久。泰顺陶氏始祖为唐末避乱迁瑞安义翔乡的陶乔。陶乔的原籍是婺州(今金华),曾任中军都督,封上柱国。按陶氏族谱记载,其为魏晋时陶渊明之后,到了唐代陶褒因避武则天乱政之难,寄居婺州兰溪。传了七世,到陶泰,陶泰有二子,即陶戬、陶乔。陶乔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登进士,为避权奸之害,弃官而遁入瑞安白鹤溪口(今泰顺司前溪口),复徙仙稔、下革。陶乔子陶永,陶永子陶归、陶史。陶史于后梁龙德元年(921年)徙居桂峰、葛垟庄前。陶氏族人长期重视教育,并演化成为一地之豪族。由此兴发的各支系逐渐向下洪、司前、碑排、大安等泰顺本地分散定居,也有迁居福建拓荣、霞浦、泉州及安徽淮南。惜阴书塾,成为了陶氏家族重视教育最有力的见证,这跟前面说过的我那些葛垟同学特别会读书就不无关系了,这便是一个家族的文脉传承。

我站在惜阴书塾旧址这个地方,想了蛮久。然后,看看老房子,摸一摸那些古老的石头,拍了几张照片,照片里有硕大的雕花石础、有旗杆石、有老房子、有题刻着“折衡俎豆”字样的石碑……
这个“折衡俎豆”字碑为一个叫陶治臣的人而立,陶治臣是泰顺明朝的抗倭勇士。陶治臣因为屡立战功,仗义奋勇,朝廷曾以此册封其一等功,并钦封兵部承事郎,陶治臣婉拒不受。后,朝廷续赐其七品散官。
曾经有一次,有人问我“折衡俎豆”这四个字的意思,我说问度娘去。
我又不是百事通和活字典,哪能什么都知道。再说了,这种事情又不能说:大概是……这个意思。有些事情不能乱说,乱说,古人会有意见的;古人有意见;就是见鬼了;见鬼,就麻烦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没有必要装得很有知识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问度娘。
度娘说,掊斗折衡(póu dǒu zhé héng)语出《庄子·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意思是:剖开量物的斗,折断称物的衡。指废除让人争多论少的斗衡;俎豆,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连起来,就是这个意思了……

谢谢度娘,让我长知识了。度娘,虽然不是娘,但有时候挺管用。
不问度娘的话,下次可能还会有人来问我,我又不知道了。还是问度娘好,度娘,真好。尽管,有些事情度娘也答不上来,那就只有自己去问天问地、问自然、问生活、问书本、问事实了。
我这次到葛垟来,本来是想问惜阴书塾的事情,热情的陶氏后人想要告诉我的是寺院的事情,我只好自己找了。有聪明一点人可能会说了,你可能没有问对人。我还有去找一个可以问对的人,那估计就更难了,我还是自己找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