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冲毁前的文兴桥。钟晓波摄 温州网讯 去年9月15日,受第14号台风“莫兰蒂”带来的山洪影响,泰顺境内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三座国宝级廊桥先后被洪水冲走。 守护文兴桥30多年、今年93岁的雷竹老人,居住的桥屋也被洪流冲出了一个大洞。记者在邻近的坳头村找到老人时,她说,桥没了,很痛心,为此流了很多泪。有时候,自己还会拄着拐棍,走上几里路再去看看文兴桥原址,她相信桥一定会再建的,只是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而在另一边,从去年9月21日泰顺廊桥修复工作全面启动,距今已过去3个多月,构件整理、勘测、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一刻未停,国家、省市和泰顺县的各级文保部门,也加班加点,为廊桥的重构绞尽脑汁。 昨天,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修缮工程设计方案会审会召开,这标志着泰顺廊桥灾后修复保护工程,将由精准勘探、精心设计阶段进入精确施工阶段。 桥台修复成为关键 “此次会审会后,将统一专家意见,由省古建院出具施工报告与图纸,同步进行施工团队招投标,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以启动施工。”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季海波说,泰顺每座古廊桥都储备了大量3D扫描数据和数码资料照片,技术方面有曾家快、郑昌贵、赖永斌等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廊桥的再造,可定性为灾后修复工程。 桥墩重现,是廊桥修复第一步。既要负载千钧,又要能长期受洪水考验,。 “原先桥台块石干砌包边抗洪差,桥台整体砌于基岩之上,受长期洪水淘刷,导致内部及表面松散,三座廊桥均是由于桥台被冲垮导致整体坍塌。”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设计研究室主任蒋双议说。因此,廊桥的修复,桥台加固将作为重要一部分进行设计施工。 为提高桥台抗水能力,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室主任邵浦建建议,在保留艺术外观的基础上,对内部强度结构重新设计,加固处理。” 外观倾斜内部加固 文兴桥不同于其他廊桥,桥身明显倾斜。在会审会上,引起专家热烈讨论。 有专家提出,倾斜是设计建桥之初的缺陷,修复应重新平整。也有专家认为,一旦平整,会令老百姓难以接受,也有悖于“修旧如旧”。经过论证,最终决定外观上保持倾斜,结构上改良加固,保证角度变化在有限范围内。 泰顺木拱廊桥技艺省级传承人曾家快,是本次文兴桥修复工程的传统技术负责人。他介绍,当初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上级文化部门重视并多次召开专题会,最终决定保留桥的倾斜。目前,文兴桥木构件标记整理已经完成,备料也已定好,启动桥墩作业后,一般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完成,随后开展桥身桥屋搭建。 泰顺县文广新局局长陈体注介绍,目前,市廊桥文化学会、全国泰商发展联合会等已为廊桥认捐达1000多万元、到位600多万元。各界将全力以赴,力争在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三座廊桥的修复。同时,结合国家文物局批复要求,将开展廊桥周边综合治理,明确水道整治、建筑拆除、路面修整的具体范围。 加快廊桥“申遗”步伐 从被冲垮到如今启动修复,人们的关注点,又回到廊桥“申遗”上。 2012年11月,浙闽七县联合申遗的“浙闽木拱廊桥”被正式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泰顺文兴桥就属于联合申遗廊桥之一。这次意外,对“申遗”会有哪些影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侯卫东介绍,廊桥被冲毁令人痛心,但是,百姓第一时间冒险抢收木构件,温州各地纷纷捐款要求重建,这样一种精神也会成为“申遗”考量的重要内容。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遗产保护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胡石告诉记者,世界“申遗”组织并不会对此实行一票否决,相反,该组织正在对全球因天灾、战乱导致世界“申遗”损失进行评估。他提议可以在廊桥重建过程中,全面充实分构建照片、资料数据,实行详细记录登记,确保真实性与历史价值,泰顺廊桥被冲毁的“插曲”,反而有可能成为“非遗”修复的样板。 泰顺县委常委、副县长童德平表示,泰顺将在今后五年打造廊桥地域特色文化体系,根据既定安排,今年将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泰顺廊桥文化旅游节,计划推迟至12月初,三座廊桥争取此前完成修复。但要想真正“申遗”成功,还必须进一步关注廊桥周边的古村落、水环境等。昨天下午,省水利部门已经奔赴泰顺各省级廊桥点,对水文情况进行实地查看与分析。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郭乐燕报道组陈祥磊
|